认知的三个层次

几年前,在郑州,一位朋友问我: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当时我的认知水平解释不了这个概念,就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这两天,我又想起了这句话,对这句话有了一些理解,这句话像一个人的一生,少年、中年、晚年;又像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分成低、中、高的认知水平,我把此结合起来,阐述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一时期就如青少年时期,在十来岁左右,大人、老师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我们也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到山就是山,看到水就是水。

看到事情的表面就认为是事情的真相,看到人表面憨厚老实就真以为他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这一点不光是小孩这样看,很多二三十、四五十的人虽然年龄上来了,依然看山是山,看水是谁,认知依然停留在小孩时的认知。

所以,这个时期的认知堪称没有认知,或者说简单的低层次认知。

认知的三个层次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一时期就如中年人期,经过世俗事物的磨砺,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到的人和我们以前想的不一样,遇到的事情也不是肉眼所见一样。

这个阶段,认知在二维层面,相比于青少年时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现在又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但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这个时期的认知属于中层次的认知,认知模糊,混乱。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一时期就如老年人时期,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看到过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再看山水,山依然还是山,水依然还是水。

这个时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从看山是山,到不是山,最后站在山的更高层面,用全局的角度和视野,发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如果说人的思维分为三个角度,

在第一阶段,思维是单一的,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表面;

在第二阶段,思维是多维的,能够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但还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在第三阶段,思维是全貌的,几乎能够看到事物的全貌,认知也更高。

这个时期的认知属于高层次的认知。

用人生的三个阶段,认知的三个层次来理解这句话,是不是清晰很多?

免费领取108个最新网创项目+10000G热点网创类资源!添加 微信:tuk818  备注:资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11830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ikar.com/776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