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到过这个题目的讨论,今天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来说说。
曾经,我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每到业绩提成兑现的时候,都是我兴奋的时候。除了业绩提成是属于一份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业绩提成也是对自己工作结果的一种检测和认可,精神上会有一种非常大的满足感。
但是,销售围绕其他部门转还是其他部门服务于销售?这个问题我经常会在自己的内心中提出疑问。
出现这样的疑问并非是我的无病呻吟,而且在工作过程中,遭遇了很多触动我的事。
在我大学实习(也不能叫实习了,其实刚到大二是进入正式的工作了,一毕业就有了3年的的工作经验)时所在的企业规模很小,组织结构没有那么清晰,销售和营销,甚至部分企划工作都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当时作为一个销售业务员,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找客户和卖产品。也因此非常感谢当初的老东家,虽然身在销售部,却实际接触了范围更广的营销工作,是真正让自己成长的一个地方。这边就讲讲纯粹作为一个销售员的时候,我工作上遇到的事。
当时我们在销售的过程中,就需要同各个平行部门的配合,因为产品除了常规产品,也有一部分定制,特别是定制,时间上的进度都很赶。从头设计、采购、生产等部门,都要一圈走下来。这一圈圈地走下来收获最大的都是那几句话:“我现在工作量很大,没办法按时间给你”、“这个我做不了”、“你客户的要求太多了,这个单拿去让老板签个字我再给你办"“这个不是我的工作”。印象让我最深刻的是一个将要离职的老员工说的一句话"你卖得再好,我也是这样,卖不好那也只是你的事”。
当时还年轻,总认为产品卖出去了,多赚钱了,对企业对大家不都是很好吗?现在不再那么年轻了,我依旧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个过程中,磨练了我很多的性格,社会就是这样,会把你的棱角一点点磨圆掉。
后来到了另外一家公司担任营销部的负责人,规模,规范等方面相比较上家好非常非常多,但是在工作上依旧是部门和部门之间,中心和中心之间,相互踢皮球,本质上其实是大家都不想担责任,少做事。这个是我最近看《天下长河》中的一段话,又让我回思了一下。这在引用一下这个对话。
《天下长河》第9集中靳辅被康熙赦免后,在船上对康熙的一段对话:“回皇上话,奴才为官二十多年,尸位素餐,毫无作为,却年年被提拔。这次在大堤上,十七天的苦战,功败垂成,却落得个斩首的结果。从被大水冲走的那刻起,奴才就觉得此生,了无生趣。
所以职场上流行这么一句话: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两个老东家的问题,表面上不同,其实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超大型的企业,我没有相关的职场经历过,不过相信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
很多超大型的企业,研发是最重要的,具备引导行业方向,所以自己把这些企业归纳为可以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销售是企业生产的命脉,是以市场为导向,而市场又和销售相关。销售不是一个个体,是即企业所有部门的产出的最终体现。
那么,企业内部也可以遵循市场的关系,产品和服务关系,采购把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生产,生产把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销售,其他职能部门把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他们的下游部门。最后,企业把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市场。反之,市场对产品的反馈,再逐级从销售传导到其他部门进行改进。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是适合倾向其他部门服务营销部门的。适不适合,结合自身企业的现状,对号入座。
我的感悟其实就是:
- 权责不清,流程环节设置过于复杂。特别是流程环节,我一直信仰一位我曾经的上司,一位上市企业老总对我说过的一句话,“管理是要简单化,人管人是最累的,流程太复杂也是最累的”。流程过于复杂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不信任而不授权,怕担责而不做。最终大家都尽量不做。所以,前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半原因出在这。
- 绩效不明,每个部门和员工都有自己的绩效。但这些绩效也只是针对自己岗位职责当中相关,和大局没有太高的关联度。因为绩效都是自己的直属上级给评定的,就造成他们只对自己的直属上级负责,对企业的最终效益没有直接的负责关系。和企业整体效益有关系的,应该是只有分红或者年终奖了,但那个是结果的体现,而我们需要一个和企业整体的效益的绩效来保障这个过程能有年终分大额红包的结果。
以上是我个人的感悟和见解,同样也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指正,共同学习成长。
免费领取108个最新网创项目+10000G热点网创类资源!添加 微信:tuk818 备注:资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ikar.com/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