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48小时找到100个同行?

图片[1]-如何48小时找到100个同行?-推咖网创

做任何项目,第一步是啥?

不是闷头就干,也不是到处找秘籍,而是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尤其是那些已经玩得风生水起的同行

这就叫“对标”,说白了就是找参照物,找老师。

你不看别人怎么做,自己瞎琢磨,很容易走弯路,浪费时间不说,还可能把信心搞没了。

但是,问题来了:怎么找?去哪儿找?怎么才能快速、高效地找到足够多的、有价值的同行?

很多人一开始就卡在这儿了。感觉大海捞针,或者找到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账号。

别慌!今天我就把我压箱底的“找同行大法”掏出来,掰开了揉碎了分享给你们。

目标很明确:

48小时内,找到至少100个相关领域的同行账号或案例。


为啥要花大力气找同行?(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开始“搜刮”之前,咱得先想明白,为啥这事儿这么重要?

  1. 看清市场格局: 这个领域有多少人在玩?头部、腰部、尾部大概是什么样子?竞争激烈不激烈?哪些细分方向人少?
  1. 学习成功模式: 他们是怎么涨粉的?内容是怎么做的?用什么形式(图文、短视频、直播)?更新频率怎么样?
  1. 挖掘变现方式: 他们靠什么赚钱?接广告?带货?卖课?做社群?知识付费?具体怎么操作的?广告报价大概多少?卖什么产品?
  1. 获取内容灵感: 看多了,你自然就知道哪些话题受欢迎,哪些形式转化好。很多时候,你缺的不是创意,而是不知道用户喜欢什么。同行就是最好的“用户调研报告”。
  1. 避免踩坑: 看别人走过的路,能帮你避开一些明显的坑。比如某些违规操作、某些效果不好的内容形式。
  1. 建立心理预期: 看看同行的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能估算的话),给自己定个相对实际的目标。

总之,找同行,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让自己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这48小时的投入,绝对物超所值。


心态准备:咱是学习,不是“偷窥”

开干前,心态要摆正:

  • 咱是去学习、去研究的,不是去全盘复制粘贴的。 别人的方法,你得结合自己的情况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 别光看头部大佬,腰部和刚起步不久但有亮点的同行,更值得我们草根学习。 他们的起步经验可能更具参考价值。
  • 保持开放心态,不只是找跟你一模一样的,也要看相关的、上下游的。 比如你做抖音美食探店,那做美食教程的、做餐饮加盟的,也可以关注下。
  •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枯燥,需要耐心。 就像挖宝藏,得先扒开泥土。

好了,心态调整完毕,咱们正式开干!


48小时行动计划:地毯式搜索大法

咱们把48小时分成几个阶段,按部就班地来。

第一阶段:明确目标,关键词轰炸(前8小时)

1. 清晰定义你的“战场”:

  • 你到底要做哪个平台?抖音?小红书?公众号?还是B站、快手?(可以多选,但建议初期聚焦1-2个)
  • 你具体做哪个细分领域?是“抖音书单带货”,还是“小红书母婴好物分享”,或是“公众号情感故事写作”?越具体越好。比如,同样是抖音带货,是做服装、美妆、零食,还是家居日用?

2. 疯狂头脑风暴关键词:

  • 核心业务词: 比如“抖音带货”、“小红书探店”、“公众号流量主”、“视频剪辑”、“PPT模板”、“闲鱼卖货”、“知识付费”、“社群运营”等等。
  • 细分领域词: 比如你做母婴,就是“辅食”、“早教”、“童装”、“孕期”、“产后恢复”;你做美妆,就是“口红试色”、“护肤测评”、“平价彩妆”、“痘痘肌”。
  • 用户痛点/需求词: 比如“怎么赚钱”、“副业”、“在家兼职”、“涨粉技巧”、“新手入门”、“省钱攻略”、“XX怎么做”。
  • 平台黑话/术语: 比如“种草”、“笔记”、“爆款”、“起号”、“流量密码”、“私域流量”、“千川”、“dou+”。
  • 产品/品牌词(如果你带货): 具体的商品名称、品牌名称。

工具: 拿张纸、开个Word或备忘录,使劲想,越多越好,至少列出30-50个。别怕重复,也别怕不精准,后面会筛选。

3. 各大平台初步“扫射”:

  • 抖音/快手:
    • 打开App,直接在 搜索框 里输入你的关键词,一个个试。
    • 看 “用户” 标签页,会出来很多相关账号。
    • 看 “视频” 标签页,找那些点赞、评论高的视频,点进作者主页看他是不是你的同行。
    • 看 “话题”(#) 标签页,很多同行会参与热门话题。
  • 小红书:
    • 同样,用 搜索框 输入关键词。
    • 看 “用户” 标签。
    • 看 “笔记” 标签,找高赞、高收藏的笔记,点进作者主页。
    • 关注 话题(#) ,小红书的话题功能很强大。
  • 公众号:
    • 微信“搜一搜”:直接搜关键词,选择“公众号”分类。
    • 搜狗微信搜索(网页版):功能更强大,可以按文章搜,找到相关文章后,再去看作者公众号。
  • B站/知乎/微博等:
    • 方法类似,核心都是 关键词搜索 + 顺藤摸瓜(看关注、看互动、看平台推荐) 。B站搜UP主,知乎搜用户和专栏,微博搜用户。

这个阶段的目标: 不求精,但求广。看到稍微沾边的,先记下来。

可以用Excel表格,或者飞书文档、Notion等工具,记录下“平台”、“账号名称/ID”、“主页链接”、“简单备注(比如:做XX领域的)”。

争取在这8小时内,初步收集到30-50个潜在同行。别担心质量,后面会筛选。

第二阶段:深挖关系链,批量拓展(接下来的24小时)

现在你手上已经有了一批种子选手了。接下来,我们要利用这些种子,找到更多同类。

1. “社交裂变”找同行:

  • 把你第一阶段找到的那些账号,挨个点进去,做这几件事:
    • 看他们关注了谁? 同行之间往往会互相关注,或者关注领域内的大佬。这里能挖出一大批!
    • 看他们的粉丝列表? 有些活跃粉丝可能自己也是小博主。快速浏览一下头像和昵称,感觉像的就点进去看看。
    • 看他们的互动? 他们经常给谁点赞、评论?在谁的直播间互动?尤其注意那些评论区里看起来也很懂行的用户。
    • 看他们加入了哪些社群/圈子? 如果能找到他们所在的微信群、知识星球等(有些博主会公开引流),那里面同行浓度会非常高。

2. 利用平台推荐机制:

  • 当你密集地搜索、关注、浏览某一类账号后,平台算法会“懂你”,开始疯狂给你推荐同类内容和账号。
  • 刷信息流!抖音的“推荐”,小红书的“发现”,公众号的“看一看”,这时候会变得异常精准。看到合适的,立刻记下来。

3. 借助第三方工具(可选,有免费功能):

  • 针对抖音/快手: 像“飞瓜数据”、“蝉妈妈”、“新抖”等平台,虽然很多功能收费,但有时提供一些免费榜单、或者有限的账号查询功能,可以看看热门账号、飙升账号,找到一些线索。
  • 针对公众号: “新榜”、“清博指数”等平台,有公众号排名、行业观察等功能,可以找到一些头部和腰部账号。
  • 注意: 工具是辅助,别依赖。咱们草根路线,免费方法优先。而且工具找到的大多是比较头部的,中小 V还得靠手动挖掘。

4. 跨平台搜索:

  • 很多博主是多平台运营的。你在抖音找到一个同行,可以试试用她的昵称或ID去小红书、公众号、B站搜搜看,可能会有新发现,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她的运营策略。

这个阶段的目标: 通过关系链和平台推荐,把你的同行名单扩充到80-120个。这时候数量应该上来了,质量可能参差不齐。

第三阶段:筛选、整理、归档(最后16小时)

找到一大堆之后,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对”。我们需要进行筛选和整理。

1. 快速筛选,剔除无效信息:

  • 打开你记录的表格,快速过一遍。
  • 不相关的: 领域偏差太大的,删掉。
  • 已停止更新的: 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不更新的(除非是你要研究“死掉”的原因),可以暂时去掉或降低优先级。
  • 质量过低的: 内容搬运、明显是营销号矩阵且无特色的,价值不大,删掉。
  • 重复记录的: 检查是否有重复项。

2. 核心信息补充与分类:

  • 对保留下来的同行,补充关键信息(不需要太细,看一眼主页和近几条内容就能判断个大概):
    • 粉丝/关注数(大概量级): 比如 1w以下,1-10w,10-50w,50w+。
    • 主要内容形式: 图文?短视频?直播?
    • 主要变现方式(能看出来的话): 广告?带货?知识付费?引流私域?
    • 账号特色/亮点(一句话概括): 比如“干货超多”、“人设亲切”、“视觉设计好”、“更新超勤奋”。
  • 进行分类: 可以按平台分,也可以按细分领域分,或者按粉丝量级分。怎么方便你后续研究就怎么分。

3. 精选重点研究对象:

  • 从你的名单里,挑出10-20个你认为最值得深入学习的同行。可能是:
    • 头部大佬: 学习他们的战略和高度。
    • 上升期新秀: 学习他们的增长策略和网感。
    • 和你资源、风格最像的: 学习他们的具体操作。

这个阶段的目标: 把你的名单从“数量多”变成“质量高”,最终留下大约100个(多点少点没关系,质量优先)有效同行,并对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分类,选定了重点研究对象。你的Excel表格/数据库应该初具规模了。


一些加分小技巧:

  • 用好搜索指令: 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可以用 site: 指令限定在特定平台内搜索,比如 site:xiaohongshu.com 母婴博主 合作
  • 关注行业媒体/资讯号: 很多行业媒体会报道优秀案例、或者发布榜单,也是找同行的好来源。
  • 参加线上/线下活动: 如果有行业相关的分享会、交流会,是认识同行的好机会。
  • 付费社群/课程: 有时候,付费就是最高效的筛选。一个高质量的社群或课程里,往往聚集了大量精准的同行。当然,这个看个人预算。

总结:找到同行只是开始

按照这套方法,理论上48小时找到100个同行是完全可行的,甚至可能超额完成。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找到他们之后,更重要的是去拆解、去分析、去学习:

  • 他们的内容选题、标题、封面是怎么做的?
  • 他们的流量来源是哪里?
  • 他们的用户互动怎么样?
  • 他们的商业模式是怎么闭环的?
  • 他们踩过哪些坑?

对标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超越。

在学习同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结合自己的优势,才能走出一条属于咱们草根自己的路。

希望这篇“找同行大法”能帮到正在起步或者想要转型的你。

先定个小目标,用这个周末,找到你的那100个“老师”!

💎 加入推咖网创社,一起成为赚钱高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