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识付费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免费引流还是付费变现?怎么平衡?
有做知识付费的人,不管是卖课、做社群还是搞咨询,都绕不开这个灵魂拷问。
“我现在手里有份不错的干货,是该免费发出去,在抖音、知乎上搞点流量回来?还是应该藏着掖着,放到我的付费课程或者小圈子里卖钱?”
我自己在这坑里结结实实摔了四年,才算勉强爬出来,搞明白点门道。
一会儿觉得,好东西不发出去,外面的人不知道你牛逼,流量进不来,后面卖啥都白搭;一会儿又觉得,核心的东西都免费送了,那谁还愿意掏钱买你的课?这不是砸自己饭碗吗?
尤其是看到付费用户在群里问的问题,你琢磨着,这问题回答一下,整理成一篇干货,发公众号或者知乎肯定能火。
但转念一想,这可是付费用户才有的待遇,我凭啥免费给外面的人看?
或者你辛辛苦苦录了个技巧视频,想着发抖音肯定能爆。
可又担心,这技巧是我课程里的核心内容啊,免费放出去了,买了课的老用户会不会觉得亏了?
这种纠结,就像个紧箍咒,天天念,让你在内容创作上畏手畏脚。
免费发吧,对不起付费用户,还可能影响后续转化;憋着不发吧,公域流量眼瞅着越来越少,新人进不来,业务迟早要萎缩。
如果你一直被这个问题困住,回答不上来,或者凭感觉瞎搞,你的知识付费业务,做到后面,真的,必死无疑。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我实实在在看到的,也是我自己差点走进去的死胡同。
为啥这么绝对?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把你带沟里去了。
它让你陷入了一个二选一的陷阱,好像免费和付费是天生的敌人,有你没我。
你一旦这么想,内容产出就会变得极其矛盾和痛苦。你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技巧、方法论,到底归谁?
给免费用户看,付费用户觉得不值;只给付费用户看,免费用户压根不知道你的价值,怎么可能付费?
于是你就开始拧巴,发公域的内容,束手束脚,不敢放真东西,怕影响付费。结果内容平平无奇,没人看,流量自然搞不到。
或者你狠下心,把压箱底的干货发出去了。是,可能火了一把,来了点流量。
但很快你就发现,付费转化率可能反而低了,因为大家觉得“免费的都这么好了,还用付费吗?”
更要命的是,老用户可能还会有意见,觉得“我花钱买的东西,你怎么随便就公开了?”
这种矛盾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你的内容创作难以为继。
要么没流量饿死,要么有流量但转化不了穷死,要么得罪老用户被骂死。反正,横竖都是个死。
那么,破局的关键在哪?
就在于彻底抛弃那个“二选一”的错误提问方式。
真相是:免费内容和付费内容,从来就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各有分工,需要协同作战。
免费还是付费,根本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你的免费内容,应该做什么?你的付费内容,又应该做什么?
想清楚这个,内容产出的矛盾自然就解开了。
我这四年摸索下来,总结了一个最适合咱们草根创业者的原则,简单粗暴但有效。
公域内容(免费的),要去迎合算法,追求曝光和流量。
私域/付费内容,要去迎合用户需求,追求深度和效果。
明白了吗?它们的使命完全不同。
先说公域内容,就是你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知乎、B站、公众号这些公开平台发布的东西。
它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不是直接成交!不是展示你最牛逼的底层逻辑!
它的首要目标,是让平台喜欢你,让算法推荐你,让更多不认识你的人看到你!
你要思考的是,这个平台的用户喜欢看什么?这个平台的算法推荐什么样的内容?
比如抖音,可能就是快节奏、强刺激、有反转、带情绪的内容更容易火。
那你的免费内容,就要往这个方向靠。
可以是某个小技巧的快速演示,可以是某个行业热点的犀利吐槽,可以是一个引人共鸣的故事。
比如小红书,可能就是精美的图片、实用的教程、真诚的体验分享更受欢迎。那你的免费内容,就要做得好看、好用、真诚。
比如知乎,可能就是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能提供独特视角的高赞回答更容易传播。那你的免费内容,就要写得有深度、有条理、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疑问。
你看,这些公域内容的核心,是“广度”和“吸引力”。
是用平台喜欢的方式,去尽可能多地触达潜在用户,告诉他们:“嘿,这里有个人,好像挺懂行的,有点意思。”
你不需要在免费内容里掏心掏肺,把所有家底都亮出来。
你只需要展示你的专业度、你的风格、你能提供的价值的“冰山一角”。
公域的免费内容,就像是你开在大街上的门店橱窗,要足够亮眼,能吸引人驻足。
它的作用是“拉新”,是“筛选”,是建立初步认知和信任。
它追求的是“曝光量”、“互动率”、“粉丝增长”。
搞清楚这个定位,你就不会再纠结“好东西要不要免费发”了。
答案是:那些符合平台算法、能带来流量、展示你专业形象但又不是你体系化核心的东西,大胆地免费发!
发得越多,你的流量基础才越稳固。
说完公域免费内容,再说私域和付费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你的付费社群、付费课程、训练营、咨询服务等等。
它的使命是什么?不再是迎合算法,不再是追求泛流量。
它的核心目标是:精准满足付费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拿到结果!
这里的关键词是“需求”、“系统”、“结果”。
你怎么知道用户有什么需求?去收集!看你的免费内容下面有什么评论和提问。
在你的私域流量池(比如微信群)里做调研、搞问卷。跟你的付费用户一对一沟通,了解他们的痛点和卡点。
你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就是你付费内容最好的选题库。用户缺方法,你就给系统的、可执行的方法论。
用户缺指导,你就给详细的步骤拆解和案例分析;用户缺陪伴,你就提供社群答疑和打卡监督;用户缺资源,你就对接相应的工具和渠道。
付费内容,追求的是“深度”和“价值”。它要能真正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实现他们想要的目标。
当你把付费内容定位清楚了,你就不会担心免费内容影响付费了。
因为它们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免费内容是敲门砖,是引子,是让别人知道你会“开锁”;付费内容是钥匙,是地图,是带着别人进门并找到“宝藏”。
用户看了你的免费内容,觉得“嗯,这人有点东西,好像能帮我解决问题”,于是被吸引过来。
然后你告诉他:“想系统解决问题,拿到结果,来我的付费课程/社群。”
这个逻辑就非常顺畅。免费内容负责把人领进门,付费内容负责提供真正的价值。
两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知识付费业务模式。
你再也不用纠结哪个干货该发在哪了。符合公域平台调性、能引流的技巧、观点、信息差,发公域;能系统解决用户问题、构成你核心竞争力的体系化方法论、深度服务,放私域和付费产品里。
这样一来,你的内容创作源泉也打开了。两边的内容都能源源不断地产出,而且不会左右互搏。
这是我花了四年时间,摔了无数跟头,才想明白的底层逻辑。
公域引流,私域成交。免费抓眼球,付费解难题。
把这个逻辑刻在脑子里,你的知识付费之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希望我这四年的学费,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 加入推咖网创社,一起成为赚钱高手!
暂无评论内容